抓好乡村治理 建设美丽乡村

2024-08-20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山西省垣曲县岭回村组织振兴典型案例

 

  岭回村是垣曲县里的小山村,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21个自然庄居民组,全村1256户,3577口人,耕地8967亩,有党员143名。是纯农业型村庄。岭回村20多年来一直是省、市精神文明和谐村;省级休闲旅游美丽村;省、市、县先进模范村;2020年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岭回村以“党建引领一切、党建保证一切、党建成就一切”的党建思路;“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自治、德治、法治”的治村方略;以“艰苦创业,执着实干”的精神,抓好乡村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一、抓好乡村治理,建设美丽乡村
  岭回村这块黄土地,昔日流传着童谣“岭回干疙瘩,人人见了哎呀呀”,显露着这里的贫穷落后,人们对幸福生活有着强烈的期盼。岭回村以“艰苦创业,执着实干”的精神;以“农企强村、农商富村、农旅美村”的举措;坚持“主导产业兴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跟进、乡村旅游发展并进”的三进思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岭回村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党员发力、群众参与”的积分管理活动平台助推乡村治理。鼓励党员、群众积极踊跃参与,将“积分”变为荣誉和荣耀,把积分变为服务和信用,全体村民踊跃“上分”,走出了一条“小积分 大文明”“多积分 村风美”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执行的评分细则,主要围绕乡村治理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涵盖环境卫生、孝老敬亲、邻里和亲、热心公益、移风易俗、好人好事、先进典型、诚信守法等方面,明确12项加分项和14项减分项,让村民心里有了“硬杠杠”,制定积分兑现流程,村民通过口头、电话、书面等形式提供印证资料,进行自主申报,居民组长汇总后上报道德评议会;道德评议会进行民主评定;实行月评比,在村内公示栏中公示五天,无异议后季度兑现。同时以“星级文明户”创评为契机,争创‘五星文明户’,经营家庭,修明家训,涵养家风,让文明和谐之风覆盖岭回大地。
  《每日岭回》微信报道,每天在村18个群众微信群中播发,以政治领先,弘扬新时代,传播正能量,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群众综合素质,推动岭回的各项工作;覆盖全村的高音广播,每天早午晚准时自动播放“国歌、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国际歌”,潜移默化的激励村民“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国家宪法维护着岭回政治经济社会蓬勃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着岭回发展;平安和谐稳定伴随着村民的自生动力致富兴盛。
  走进岭回村,宽阔的三大广场(文化广场、老年广场、双拥广场);高楼林立的舜德小区;生态之旅、文化之城、长寿之都、游乐之园,四位一体布局。涉农企业遍布、主导产业集聚、基础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幼育老养条件好。成为游客们流连忘返,投资者向往莫及,岭回人自豪幸福的度假村!
  二、兴产业稳就业,巩固脱贫成果
  岭回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大产业、大就业”的思路,发展四个一千:千亩核桃产业兴旺、千万袋香菇产品兴众、千亩桃林旅游兴盛、千亩烟叶高效兴农;四个一百:田园景点一百处、农家风情一百家、康养窑洞一百个、花果采摘一百园。
  开展“企业围着支部办,产业走进村委院”。相继创办红豆杉公园、香菇基地、鑫美包装、卡通雕品、可意工艺品、舜王奇石馆、肉联厂、粉条厂、果脯厂、缝纫厂、仓储物流等20几家新型涉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家园。
  支部、党员包联农企,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致富能力。扶贫车间、企业办在家门口,村民纷纷来上班;月收入大都在1000—2000余元,充满自生动力。形成“产业来带动,农民变班工,离土不离乡,收入有保障”。为了农民能增收,向村民公开承诺:“村民无处务工挣钱你找我,村民农产品卖不了销售有我”的责任担当。
  
  岭回知名在山桃花。每年农历二月竟先开放,成为“三晋迎春第一花”。2016年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其航拍之壮观花海,岭回一举成名,乡村旅游带动了这里的发展,“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桃花年年竞先开,游客纷纷探春来”,省内外近几十万游客慕名而来,观景、赏花、踏青,尽享美丽乡村之美。“岭回山桃花,央视年年夸,盛名传天下,旅游富农家”。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村民经商摊点220家,产生经济效益150万元左右。2023年3月是抗疫后的桃花节,也是北方区第一花节,“三晋迎春第一花”。今年的“桃花节、奇石节、越野赛车节,农产品展销会”三节一展同时举办,红遍岭回大地。村民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精神文化涵养。岭回让乡村旅游成为桥梁纽带;让岭回成为旅游圣地;让桃花成为旅游品牌;把桃花产业做大做强,“让绿水青山,给老百姓赚的更多的金山银山”。
  三、加强网络覆盖,推进数字治理
  岭回村划细划小网格组织,实现乡村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确保网格设置科学合理、网格治理精准有效。建强网格党组织,健全“党总支总网格、全科网格、辅助网格、党员志愿者”网格体系。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合理配备网格员,落实待遇保障,制定管理制度,推动人员、资金、服务等下沉网格。
  岭回村的4名全科网格员、21名辅助网格员、62名志愿者,他们在“网格”里穿梭、巡查,管理自己的“责任田”,与村民谈心,聆听诉求是他们日常工作。以一格一员、一员多能为体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网格员们用他们的赤诚、热血、汗水、爱心,成为了人民群众身边的“传声筒”、“热心肠”,做好了党和政府的“好帮手”“勤务兵”,为乡村治理作出了贡献,使党的信访工作取得良好局面。
  在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衍生的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建设数字化乡村。
  现在群众智能手机的普及,机在手中,人在网上,网民成为群众力量。岭回村以党建引领,群众在那里,群众工作就要延伸到那里。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法宝,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尤为重要。各居民组通过人才选拔确定一名电脑信息员,引导群众上好网、用好网、遵网规、守网法、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拓展能力、服务基层,并确保网信安全。建立了全村数据屏幕大平台,村民能在这里点击,知晓政策、目标、规划、项目实施、三资管理、土地、教育、医疗、饮水、农户情况等信息数据,方便了群众,服务了群众,扩大了知晓率,村情、民情、社会情尽知尽晓,了如指掌。
  在网上与群众面对面,键对键。做好群众的网上贴心人。走网络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将成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领域;成为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成为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成为干群双向互动交流的新平台,探索建立“互联网+”治理模式,提高数字化覆盖面,不断提升治理模式智能化、治理方式精细化、治理水平专业化。
  四、整治人居环境,共享和谐平安
  岭回村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底线,以“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好道德规范“软约束”和法律制度“硬约束”的合力,激发和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绿色发展生态观,强化环境保护道德观。积极开展绿色家庭、卫生庭院的评比活动,通过微信群、横幅标语等,广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提高村民建设“美丽岭回,幸福家园”的道德意识,从精神层面培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观,引导和约束村民恪守环境保护的道德标准。
  
  岭回村逐步实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文化、古化、净化、优化”八化工程。把改善环境卫生脏、乱、差状况,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行动;全党重视,全民参与、全村覆盖。整治行动以“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为抓手,整治六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拉乱挂、乱贴乱画”为重点,以乡村治理积分制,奖优罚劣。对发现有“六乱现象”的,由环境整治专班责令立即整改,否则以派出整改人员的所需报酬予以罚款警示,推进生态宜居环境长期向好。
  五、创建清廉村居 永葆乡风文明
  岭回村围绕“清廉村居”创建,结合实际,建立了“六廉”工作机制,即:党建领廉、制度固廉、服务助廉、文化润廉、发展促廉、干部守廉。
  党建领廉:实行村干部廉洁档案、作风整顿、党员积分制、村民星级文明户评比制、畅通廉情渠道,做好贴身动态监督。紧跟“两个确立”、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落实“四个全面”。
  制度固廉: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强化监督举措,建立“小微权力”清单,进一步织牢织密廉洁风险“防护网”。
  服务助廉:以民生小事为抓手,树立勤政、廉政的导向。开展网上服务,密切联系网民,丰富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拓展能力、服务基层。
  文化润廉:探索清廉文化活动新路径,以政治领先,弘扬新时代,传播正能量,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群众综合素质,引领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发展促廉:以“大产业,大就业”的举措,把促进集体经济增长置于工作的首位。优化升级红豆杉公园、香菇基地、花卉基地、各类工艺品加工、粉条厂、舜王奇石馆、肉联厂、仓储物流等新型涉农经济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力争年集体经济增长80万元。
  干部守廉:建立支村两委干部廉政档案,狠抓两委班子“德、能、勤、绩、廉”建设,做出党员干部“三亮公示”。以“抓好基层、治理基层、强化基层、服务基层”的举措,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提高。
  岭回村以“人心就是生产力,道德就是竞争力”的信念。村自编“道德三字经”、“村规民约三字经”,以“党风带家风,家风带民风,民风带社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道德规范为准则, 弘扬“道德模范”“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典型及其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化群众,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以“成人夜校”、“道德讲堂”活动和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子女”、“卫生家庭”、“创业新星”活动,引导全体村民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以“十新风”活动为载体,经营家庭,修明家训,涵养家风,以“星级文明户”创评为契机,平时好人好事积分制,在村“幸福超市”兑奖物资;赡养帮扶养老金筹集发放使老有所养;老年服务中心流程:日间照料中心(一日三餐)——老年公寓(休息、棋牌、包间)——卫生室(身体检查)——洗浴中心(洗浴)——文明实践站(学习、活动),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做到民事有人管、事事有着落,排查矛盾,化解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助力乡村振兴。
  岭回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沿着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扬帆启新程,实现新目标。以政治管理增强、产业兴旺增效、乡村旅游增辉、农户经济增收的四增措施,促进休闲度假农旅融合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长,实现村民富裕富足,建设“美丽岭回,幸福家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