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做成大产业 “粽子村”里粽飘香

2024-10-30       来源: 新华社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转载:中国政府网
 
  端午临近,湖南省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多个粽子生产车间抓紧生产粽子。近年来,该村立足本地资源,通过生产规模化、配套体系化,推动粽子产业集群发展。据了解,道源湖村1308户居民中有60%以上从事粽子生产相关工作,2023年该村粽子产业年产值超1.3亿元。
  粽子生产是道源湖村的传统产业,2023年1月,道源湖粽子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九批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冷却煮好的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粽叶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粽叶。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处理煮好的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装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整理刚包好的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粽子(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搅拌糯米。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运输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运输打包好的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装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把粽叶放在清洗机的运输带上。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粽子(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这是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拍摄的刚包好的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给粽子称重。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6月5日,在浏阳市关口街道道源湖村一家粽子生产车间,工人在包粽子。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