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层工作案例】产业振兴:安徽省怀远县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小糯米蹚出新“稻”路

2025-08-18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一、基本情况
  怀远糯稻种植面积90万亩,产量50万吨,年加工能力200万吨,面积、产量、加工产能均位居全国县域首位,是全国知名糯稻交易集散地。获得全国农业(糯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国家现代农业(糯稻)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怀远县通过强化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六大产业优势。
  (一)规模优势。全县糯稻种植面积90万亩,除包集镇外,所有乡镇均有糯稻种植,全县培育糯稻生产经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新经营主体1900余家,成立植保、农机服务队100余个,糯稻耕种收主要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6%以上。
  (二)品种优势。怀远自主选育糯稻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5个,主要以皖垦糯1号、5号,泉糯669,淮粳糯20等生育期长、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型品种种植为主,生育期长达150天左右,纯度达99%以上。
  (三)品质优势。怀远糯米颗粒大且大小均匀,米粒呈象牙白有光泽,外观品相好;怀远糯米圆短,俗称圆糯,糯性强,黏度高,含糖量高,蒸煮后细腻粘滑有清香,软硬适中,冷却后不回生,是冷冻食品、休闲食品和酒类产品的理想原料。
  (四)加工优势。全县糯稻加工企业12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年加工能力200万吨以上。与“五粮液”“洋河”“古井贡”、“古越龙山”“三全”“思念”“五芳斋”等国内知名白酒、黄酒、食品加工企业是重要合作伙伴。本县开发出汤圆、粽子、糍粑、麻团、米饼、玉兰酥、糯米醋、专用糯米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五)科技优势。产学研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品种选育、品质分析、产业规划、新产品研发等领域深度合作,县政府及县域企事业单位分别与南农大联合成立糯稻产业研究院,与合工大联合成立糯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安农大联合成立糯稻技术产业联盟,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安徽科技学院联合成立糯稻绿色加工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制定地方标准1个,团体标准1个,企业标准12个,研发新产品6个,拥有发明专利6项,科技进步奖5项。
  (六)品牌优势。怀远糯米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是“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白莲坡贡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首批安徽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糯米产品认证绿色食品36个,有机农产品4个。成功举办怀远糯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沿淮糯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大会,以“怀远糯米”冠名的高铁列车分别在上海虹桥高铁站和合肥南站首发,“怀远糯米”品牌亮相北京地铁一号线“乡村振兴”主题专列,“怀远糯米”的名片不断做大做强。
  二、主要做法
  (一)产学研推结合,研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
  注重招才引智,产学研推结合,县政府及县域内企事业单位先后与南京农业大学、中科大、合工大、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等院校合作成立糯稻产业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糯米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皖北科技创新中心、旱稻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糯稻技术产业联盟及糯稻绿色加工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制定实施地方标准2项,团体标准5项,企业标准15项,从育种、栽培、收获、加工、运输、仓储等各环节建立糯米产业标准体系;创新“科研院所+企业+基地”共建共享良种推广繁育机制,新选育糯稻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5个;先后获省市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6项,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8项,研发“大麻球糯米粉”等新产品10个。
  (二)三产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创新“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机制模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推广面达95%,糯米及其加工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基地覆盖率达到65%以上,怀远糯米颗粒大、色泽洁白,蒸煮后细腻粘滑有清香,软硬适中,冷却后不回生,成为“五粮液”、“古越龙山”、“三全”、“思念”等全国知名品牌的重要合作伙伴。全县糯米加工企业127家,开发出汤圆、粽子、糍粑、麻团、米饼、玉兰酥、糯米醋、专用糯米粉等精深加工产品。
  (三)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怀远糯米品牌形象
  拍摄糯稻宣传片,举办糯稻摄影展,举办糯稻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承办沿淮糯稻产业集群建设大会,建设怀远糯稻历史博物馆,白莲坡贡米历史文化长廊,以“怀远糯米”冠名的高铁列车在上海虹桥高铁站首发,“怀远糯米”品牌亮相北京地铁一号线“乡村振兴”主题专列。怀远糯米、白莲坡贡米统一包装标识,统一授权使用,怀远糯米入选“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白莲坡贡米成功入选首批安徽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
  三、主要成效
  怀远糯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怀远糯米产品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有机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34个,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00亿元,糯稻产业从业人数达1.27万人,2023年,参与糯稻全产业链建设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6万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糯稻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以怀远糯稻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县区,突出连块成带,集群成链,打造沿淮糯稻产业集群,逐步实现糯稻生产大县向糯稻产业强县跨越式发展。(安徽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