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层工作案例】产业振兴:打造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书写农业产业发展新篇章
2025-07-16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 字号:
- [大]
- [中]
- [小]
一、基本情况
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地处湖南省吉首市西南部,东南连湘西高新区,西邻凤凰县禾库镇,南靠凤凰县竿子坪镇,距市政府所在地9千米。包含三岔坪村、西门口村、强虎村、关喉村、十八湾村等20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4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万人左右。耕地面积14042余亩,其中水田7510亩,旱地6532亩。
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以西门口村为核心,深入实施“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围绕扩大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依托围城靠市优势,按照“水稻-马铃薯-油菜”轮作方式,构建“智慧园区引领—龙头企业助力—专业合作社牵头—能人大户带动”四个层级产业主体支撑体系。重点打造九丰智慧农业博览园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社塘坡片区产业发展;紧靠乾州农贸市场、湘西牛市的大流量,带动本地的农副产品销出去、销得好;扶持壮大一批产业发展好、示范带动强、利益联结紧、增收效果佳的专业合作社,加上致富能手、产业大户成立各类产业协会,持续提升各层级主体带动能力。
二、产业模式及突出成果
(1)智慧园区引领,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高效农业。
一是引进了智慧农博园。吉首市九丰智慧农业博览园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选址于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门口村,是吉首地区实现发展智能农业、展示高端农业的桥头堡。占地面积110余亩,总投资约3亿元,涵盖高科技智能大棚、乡村振兴智慧农业汇展仓储中心,以及园区附属配套设施工程,包括亲子采摘基地、农耕研学基地、智慧农业科普展示基地、农民培训中心等。其中,高科技智能大棚 53900㎡,全面展示智慧农业系统和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集新品种实验、农业技术培训、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内部布局的有植物工厂、立体农场、潮汐苗床、沙培种植、城市微农业等板块,配备高效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
二是搭建乡村振兴智慧农业汇展仓储中心。仓储中心4289.77平方米,主要包括绿色农产品储存、加工、分类包装、冷藏保鲜等,有效解决农产品储存难、保鲜难的问题;汇展中心3553.05平方米,主要举办各类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大型会议、文化交流等,是一座集展览、博览、会议、商贸、休闲、游览于一体的现代化场馆;商业服务中心3619.41平方米,主要具备管理功能、集散功能、服务功能、交往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系统。
智慧农博园和智慧农业汇展仓储中心旨在打造高效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的生动样板,带动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本地农民就业,激活农业生产和乡村文旅的生命力,撬动区域集群产业上下游连动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三农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2)龙头企业助力,紧靠两大市场,带动本地农产品销出去、销得好。
一是乾州农贸市场。吉首市乾州农贸市场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民生项目和村镇的菜篮子工程,位于吉首市乾州西门口村,项目建设占地约99.35亩(6623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商铺、摊位、住宅、设备用房、商业配套、绿化景观、地上及地下停车场等。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其周边15公里范围内,旅游景点密集,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特色村寨较多,农业基础较好。是一个惠及大湘西辐射四省边区最大、最好的农贸综合大市场,是一个推动湘西州及四省边区农产品互补流通销售集散的综合市场,吉首市和湘西7县未来农产品网络销售宣传中心,带动四省边区农产品发展的市场。
通过新农贸市场的建设,不仅直接带动了乾州辖区农副产品的批发零售,也推动了四省边区农产品的批发集散、零售贸易、智慧物流中转配送、数字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品牌运作等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
赶集仍是湘西人民最热衷的生活方式,建成后的市场,现每逢农历四、九日赶集,赶场日淡季人均流量达4万人次,旺季达6万人次左右,年底最高可达9万人次左右。乾州农贸市场的活跃对于湘西千年墟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是湘西活牛教育市场。吉首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湘西活牛交易市场,项目位于西门口村,总用地面积103.18亩,总投资29029.96万元。牛市内部建有活牛交易区、牛市交易大厅及综合服务用房、检疫检验区,阙楼(管理用房)、粪污处理区及磅房、配套入口消毒池和给排水、消防、电气、通风、绿化、道路、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共有33间大型室内栏舍,可以同时容纳1500头活牛交易。
目前,牛市交易日为逢农历二、七,入场时间为凌晨5时左右,交易高峰期为10时左右,采取“一牛一证”制,场均交易量达1300头左右,存栏寄养约200头左右。进驻肉牛有10余个品种,牛商除了本地牛农外,多来自于辽宁、内蒙、山东、云南、贵州、重庆等地,交易覆盖全国各地,年交易量可达7万余头,年交易额约10亿元,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最大、功能配套最优质的牛市交易中心。
同乾州农贸市场一样,不仅解决了本地活牛的销售困境,也为四省边区的活牛销售提供了平台,有效缓解了畜牧业“产易销难”的问题。
(3)产业基地培育,“小土豆”蕴含致富“金蛋蛋”。
近年来,按照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布局,在社塘坡片区重点打造以“白云贡米-马铃薯-油菜”轮作的特色产业格局,种植白云贡米5600亩、冬马铃薯3700亩、油菜2800亩。其中西门口村、强虎村、三岔坪村、关侯村通过选优培优,柏连阳院士指导,省财政厅、农业厅支持的“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在吉首市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得到完美诠释。按照“超级杂交中稻+冬种马铃薯”粮食周年生产模式,优选中稻-卓两优1126、马铃薯-兴佳2号品种,实现了周年亩产折合原粮1200公斤(中稻800公斤+马铃薯2000公斤)的目标,实现年产值达1000万元,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助力了农户稳定脱贫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了极大的效果。
(4)专业合作社牵头,能人大户带动,示范带动强、利益联结紧、增收效果佳。
自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布局以来,吉首市社塘坡八月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紧跟时事,抓住机遇,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村里流转土地583亩种植马铃薯。在合作社带头人吴洪清的带动下,精选好种子,种植技术上也有突破,采用1米2宽的地膜覆盖土壤保温播种间隔20厘米、增施进口钾肥等,日常及时田间除草,适时浇水灌溉等,进行精心管理。平均亩产达到了2000多公斤。按市场价格每公斤2.4元到6元价格不等,每年两轮土豆加一季水稻,除去成本,每亩纯收益近万元。因为土豆种植年限久,面积大,经验足,产量高,销路优势明显。土豆成熟时,州内各县市的商贩会上门收购,合作社的马铃薯在村里就能直接脱销。
依靠围城靠市的便利和政策上的扶持,近年来涌现出了涵盖种植、养殖、渔业、生态加工等一系列的合作社达60多家,间接培养了上百号的能人大户,带动周边上万群众享受到了真实的好处。
三、展望未来
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坚持绿色高效高质量发展,在人均耕地有限的条件下,向土地要效益,向市场要答案,围绕一个基本产业格局,构建“智慧园区引领—龙头企业助力—专业合作社牵头—能人大户带动”四个层级产业主体支撑体系。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后的新时代农业农村建设发展中,紧跟党的步伐,乾州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还将成为“城市后花园”、“城市菜园圃”、“城市度假村”等一系列为城市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走出产业新路子,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湖南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