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层工作案例】产业振兴: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助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07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 字号:
- [大]
- [中]
- [小]
一、基本情况
湖北省沙洋县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是“全国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国家级优质油菜高产创建示范县”“中国油菜籽加工第一强县”“中国菜籽油之乡”。2023年,沙洋县以油菜为主导产业,获批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着力构建“一心引领(张池科创服务中心)、一园驱动(油菜产业加工园)、一带示范(五洋线油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两区协同(高油酸油菜标准化种植区、“双低”油菜标准化种植区)”的发展格局,打造全国优质菜籽油供应基地、全国精品油脂加工引领区、全国油菜产业创新科技创新融合发展高地。目前,产业园油菜种植面积73.81万亩,产量11.7万吨,其中高油酸油菜22万亩,产量3.3万吨。产业园总产值55.2亿元,油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5.2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63.77%。园区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合作、就业务工等多种联结模式带动5.7万户农户参与油菜产业发展,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85万元。
二、特色做法
(一)强化平台建设,赋能产业科技支撑。一是加强政校企合作共建。依托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在稻油轮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油菜根肿病防治、油菜秸秆微贮工艺等方面进行研发,出台了《油菜秸秆黄贮技术规程》,研发了油菜专用有机肥产品并通过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新增5项专利。2023年投入科研经费1934.3万元,引进156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5个专家工作站,培育4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加大科技研发应用。支持荆品油脂、弘翰科技实施5G+数字化智控车间项目,生产效率提升40%,生产成本节约10%以上。大力推广北斗应用,目前已安装农用北斗监控终端1468台,自动辅助驾驶终端142台。三是建设油菜大数据平台。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技术优势,建设油菜生产管理大数据平台,建成后将形成连接政府、产业、科研、企业、农旅等政产学研用的油菜全产业链生产应用平台。目前项目已完成“空-天-地-人”数据采集平台的5个子系统、油菜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2个系统、油菜产业数字化应用中心4个子系统、智慧中心以及基地升级改造、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工作。
(二)强化产业先行,加快产业深度融合。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在持续巩固“双低”油菜种植优势的基础上,沙洋县将高油酸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2023年产业园油菜种植面积达到全县的87.1%,其中高油酸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达到27.8%和25%。二是加快主体培育。积极融入荆门市“一壶油”产业联盟,沙洋入选联盟成员17家(占比26%)。培育油菜全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17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1家,家庭农场62家。三是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机械化技术,推进油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2022年园区油菜面积65.57万亩,统筹利用油菜产业项目资金2940万元用于秋播生产,2023年油菜种植面积达73.81万亩,其中高油酸油菜22万亩。2024年油菜种植面积达80.02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适度规模经营率达86.1%。同时大力开发油菜多功能利用,绿悠缘家庭农场年产20余万袋(瓶)即食及腌制油菜薹备受市场欢迎。荆明养蜂等100余家专业合作社常年逐花采蜜,年产花蜜3000吨。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3:1。借力湖北省第三届乡村音乐潮潮人大赛成功举办2024年油菜花季旅游系列活动,线上浏览量达400万人次,线下开展农展品展销、花海放歌、花海马拉松等活动,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带动油菜花旅游经济15亿元以上。
(三)强化品牌创建,擦亮产业发展底色。2023年我县在主要交通道口投放T牌广告位10个,水塔墙体彩绘1个,墙体彩绘20面,车身、车载电子屏广告8个,油菜花海核心区立体字,文化雕塑、卡通雕塑、社区及公共区域广告、线上平台搭建等其他项目正在建设中。各类主体投入1400万元大力培育和宣传推广“沙洋菜籽油”公用品牌,如湖北弘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沙洋菜籽油”公共品牌及企业“金花籽”品牌宣传推广,蜜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蜂场核心区域投放广告等。沙洋县油菜花海获“2023湖北最美油菜花海”称号。
(四)强化利益联结,稳固产业联农带农。一是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支持荆品油脂、环星油脂等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原料基地,开展订单生产,在市场价基础上加价0.66元/亩收购农户油菜籽,带动农户每亩增收200元以上,2023年辐射带动农户56000户。二是鼓励“油菜多元化发展+企业+农户”务工模式。全力开发油菜油用、菜用、花用、蜜用、饲用等多功能利用,培育了湖北荆品油脂有限公司、湖北蜜硕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绿悠缘家庭农场、沙洋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主体,从事油菜全产业链生产经营,吸纳农民入园就业务工28566人次。三是探索“村集体经济+土地流转+农户”分红模式。园内33个村集体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1.5万亩,强化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带动4250户农户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增收。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85万元,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
三、探索绿色强园发展模式
园区自建设以来,持续加强制度保障,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先后成立了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及管理委员会,出台了《沙洋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沙洋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探索形成了以“三品一标”为路径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绿色强园发展模式。
一是以品种培优助力产业提质。产业发展,良种先行。荆品油脂建成1628.24亩高油酸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双低油菜品种以“华油杂”“中油杂”系列为主,品种覆盖率达90%。高油酸油菜品种以华油2101为主,累计推广油菜“345”高产高效技术模式40万亩以上。二是以品质提升助力优质发展。园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达83.5%,2023年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617家次,完成农产品检测8124批次,合格率100%,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是以品牌打造助力产业增值。2023年我县新认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3个,各类主体大力培育和宣传推广“沙洋菜籽油”公用品牌。“农谷壹号”高油酸菜籽油获“2023湖北特色菜籽油品牌”称号。荆品油脂“农谷壹号”高油酸菜籽油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粮油展金奖,入选2023年湖北十大优质菜籽油名单,极大提升了企业效益。四是以标准化生产助力绿色发展。在油菜选种、种植、收获、加工、储藏等环节严格遵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确保了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高油酸菜籽油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饲料油菜秸秆混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严格依照绿色化、标准化、产业化规程,集成推广油菜高效种植技术。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飞防等工作,全年组织开展“两夏”作物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防控等现场会30余场次,培训人数达2800余人次。建立“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理、公共财政支持、职能部门监管”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机制,2023年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转运处置73.2吨,油菜秸秆综合处理率达到96%,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2%。(湖北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