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基层工作案例】产业振兴:西青区打造沙窝萝卜示范基地 ——乡村振兴的“翠绿”典范

2025-07-04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一、基本情况   
  沙窝萝卜又称“天津卫青萝卜”,原产于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由产地得名,凭借肉色翠绿、口感甜辣的特色,上世纪30年代起出口到香港、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70年周恩来总理用其作为“国礼”送给朝鲜,成为两国友谊的纪念品。目前沙窝萝卜已经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先后获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津门老字号、国家驰名商标、津农精品等荣誉,年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产量3000万公斤以上。2024年,西青区按照“适度规模化、基地标准化、品牌示范化”的原则,分三期建设示范基地,目前正在辛口镇大沙沃、小沙窝、宣家院村建设一期试验基地,种植规模约1000亩,重点围绕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做优做强地方特色品种;突出绿色技术支撑,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突出公用品牌打造,提高农业品牌建设水平;突出全链条推进,扩大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四个方面,积极构建出涵盖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全链条的产业模式,推动沙窝萝卜这一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二、特色做法
  (一)科技赋能,以“种”提质
  西青区沙窝萝卜示范基地高度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积极与天津农科院、天津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推动科技攻关。逐年对传统农家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成功培育出农科院七星、北斗、天一等知名杂交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保留了沙窝萝卜原有的优良品质,还提高了抗病性和产量,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不断研发、试种优质新品种,保持沙窝萝卜的产品创新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二)创新驱动,以“培”促优
  在种植技术方面,积极开展“沙窝萝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沙窝萝卜病毒防治技术研究”、“沙窝萝卜反季节栽培技术应用”、“沙窝萝卜周年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精品沙窝萝卜技术示范与产业开发”等科技攻关项目。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萝卜线播技术、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反季栽培技术等新型栽培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显著提升了沙窝萝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基地结合萝卜种植关键农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专业指导,确保种植户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实现科学种植。
  (三)措施提升,以“改”争先
  为了提升沙窝萝卜的储存和保鲜能力,基地积极打造现代化存储方式,并还开发了“活体”  储存方式,实现了萝卜现吃现拔的便捷性。这些措施的完善在延长了沙窝萝卜的保鲜期的同时间,还减少了因储存不当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创新模式,以“品”共富
  在销售模式上,基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销售模式。线下方面,依托临近碧城批发市场等区位优势,开展批量销售,并结合采摘、农事体验等方式,实现农旅结合;线上方面,优选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共推联名品牌,联开官方店铺;与山姆、永辉等商超开展精准产销对接活动,建立专区专柜;依托快团团、小B代理等社群电商平台,开展沙窝萝卜果蔬社群营销活动,采用“线下展卖+扫码加群+微信群展销”的营销方式,拓宽了沙窝萝卜的销售渠道,提升了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
  (五)加强监管,以“质”破局
  西青区沙窝萝卜示范基地聚焦绿色产品监管,提升沙窝萝卜品质,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沙窝萝卜产业。一是推动标准化提升。注册“沙窝萝卜”证明商标,统一了商品标识、栽培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指标、产品销售包装,实现了品牌生产与流通的标准化。二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监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以大场大户、标准化基地、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为目标,定期开展农产品专项抽检,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100%。切实保障沙窝萝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了沙窝萝卜的品牌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六)强化品牌,以“信”推广
  一是围绕“沙窝萝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24个保护商标并获得“萝卜娃”外观设计专利,其中“沙窝WS”商标先后取得中国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认证。委托正尚律和(北京)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在商标管理使用等层面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杜绝不法商贩和未授权企业擅用“沙窝”系商标,防止品牌力下降,切实保障授权企业和广大农民的合法利益;二是积极拓展宣传渠道。为宣传推介沙窝萝卜品牌,辛口镇选址沙窝萝卜的原产地小沙窝村建设3000平米的沙窝萝卜文化体验馆,从生长环境、历史文化、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展示。将每年11月18日定为“沙窝萝卜节”,通过媒体报道、直播带货、现场烹饪、衍生品展示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已连续举办十五届;三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结合辛口镇“生态康养绿镇”定位,开展沙窝萝卜采摘体验、农特产品假日集市等活动,推荐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并作为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项目在甘肃省景泰县开展示范推广种植,进一步扩大沙窝萝卜品牌影响力。
  三、工作成效
  (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效果显著
  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落实沙窝萝卜老旧棚室改造,推广生态、安全、健康种植技术,大力规范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等举措,亩均农药施用减量15%、亩均化肥施用减量30%。通过推广萝卜线播技术,亩均种子使用量从0.4公斤减少至0.2公斤,每亩节约种子成本600元。在维护提升沙窝萝卜产品品质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切实保护了当地的生活生态环境,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沙窝萝卜商标被天津市命名为著名商标,被国家商标局命名为驰名商标,并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沙窝萝卜被认定为“中国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天津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显著带动农民增收,显著提升了西青区“沙窝萝卜”牌溢价。
  (三)绿色低碳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在沙窝萝卜绿色低碳全产业链打造过程中,产地周边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纽带的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建设出一批农业科普研学示范基地,形成了“生态六埠”、“水墨高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大杜庄葫芦”、“毕家村冬瓜”、“淀绿西红柿”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四)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有所增强
  近年来,西青区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落实老旧棚室改造面积1500亩。新建和改造提升的设施棚室提升了沙窝萝卜种植条件,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全区沙窝萝卜种植开始向具有一定规模、环境良好、制度健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集中。(天津市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