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典型案例选刊】之四十七: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得更甜

2025-06-17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编者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制度安排。2021年过渡期以来,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轮持续组织选派5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他们接受组织选派,深入乡村基层一线,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披坚执锐、倾情奉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坚决扛起“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新形势下“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光荣职责,深入参与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切实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他们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驻村帮扶工作的进展成效、特色做法和基本经验,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收集汇总了各地区各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的典型案例,现设置专栏予以集中展示。
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得更甜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川南屏路证券营业部派驻重庆市黔江区沙坝镇木良村第一书记  周子杰
  案例导读:
  周子杰同志作为木良村驻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围绕五大振兴,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党建领航,让群众主心骨更强。周子杰充分利用帮扶单位资源,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先后发放爱心礼包500余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86人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36件。二是强村富民,让群众腰包更鼓。推出“多养一头猪”助农增收计划,推动“五倍子蜂蜜”走出大山,通过企业助力建“品牌”。三是文化赋能,让群众笑容更足。建设乡情馆,举办村晚活动,修改完善本村村规民约。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案例正文
  周子杰现任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川南屏路证券营业部派驻黔江区沙坝镇木良村驻村第一书记。到木良村工作后,周子杰始终将忠诚镌刻在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五大振兴,聚焦“助农增收,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一、党建领航,让群众主心骨更强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周子杰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党支部建设上,通过支部共建、干部互帮、党员带头等方式,全面提升党支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是支部共建聚合力。周子杰充分利用帮扶单位资源,组织木良村党支部与中信建投证券重庆分公司党总支、中信建投期货第一党支部、中信锦州金属铬产品事业部党支部以及黔江区委直属机关工委党支部、黔江区总工会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共同开展理论学习、过组织生活、宣传党的惠农惠民政策、商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支部共建活动开展以来,先后为31名留守儿童发放爱心礼包、54户村民发放513个标准蜂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86人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36件。
  二是干部互帮提能力。周子杰到村工作后发现村“两委”班子成员虽老中青搭配合理、学历结构较优,但存在年龄较大的对数字化应用操作不熟、年轻干部做群众工作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掌握相关情况后,周子杰逐一与“两委”班子谈心谈话,全面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并提议召开“两委”会议,商讨班子分工、值班安排等,进一步完善“两委”班子运行机制。同时,主动与村党支部书记结对,帮助村党支部书记推进村级各项工作,建立“老带新、新帮老”互帮互助机制,全面提升村“两委”成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互帮互助,木良村工作作风明显改善、工作战斗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2023年综合考核排名全镇第一。
  三是党员带头增效力。周子杰深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员是中坚力量,只有把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工作质效才能进一步提升。在全面了解全村党员基本情况后,周子杰与村党支部书记一道,按照区委工作要求,全面实施党员“三亮三联五带头”网格化服务群众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联群众、联院落(楼栋)、联网格,带头宣政策、带头兴产业、带头护环境、带头办实事、带头促治理),推动41名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直接联系群众500余人、联院落(楼栋)33个、联网格4个,认领服务事项600余件次,党员群众综合满意率达99.8%。
  二、强村富民,让群众腰包更鼓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周子杰深知要让群众收入更高、腰包更鼓,发展产业是关键。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农户、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一是群策群力谋“路子”。到木良村工作后,周子杰发现木良村有红薯、玉米的传统种植习惯,种植面积较大。同时,存在部分猪舍闲置的情况。周子杰通过分析生猪价格走势,发现处在近10年的极低区间,根据他10多年金融工作经验判断,此时是养猪的最佳时机,和镇村干部沟通后,说干就干,推出“多养一头猪”助农增收计划。同时,周子杰积极向中信建投期货和黔江区总工会争取专项帮扶资金2.4万元,“多养一头猪”计划刚开始时,群众并不看好,他就和村干部一起入户、召开群众会为大家鼓劲打气,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村里的猪仔一度供不应求。后来,正如周子杰当初判断的那样,国内猪价连续上涨,木良村的村民们都乐开了花。“多养一头猪”计划先期交付88头猪仔,同时带动村民养猪超过200头,预计将带动全村实现收入增加超百万元。
  二是甜蜜产业延“链子”。木良村地处武陵山区,拥有丰富的“五倍子”资源。周子杰在摸清村里的养蜂基本情况后,多次上门拜访村里养蜂40多年的能人杨泽高。开始,老杨只想养好自己的蜜蜂,后来有一次,老杨说“大胆去做吧,我会全力支持你的”。有了老杨的支持鼓励,周子杰向中信建投期货申请“五倍子蜂蜜”产业帮扶资金6万元,支持农户新增养蜂超过500桶,预计每年增加农户收入50万元以上。同时,通过中信大昌行、黔江农掌柜等平台,木良村“五倍子蜂蜜”走出大山,进入了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山东等市场,不断拓宽了销路,为产业长久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企业助力建“牌子”。周子杰发现,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必须走市场化道路。通过组织村“两委”班子、产业大户外出学习考察,经商议筹备,2024年6月,黔江区首家电商强村公司——重庆木小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由黔江区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农掌柜和木良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牵头组建,沙坝镇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及产业大户等投资参股共同成立,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精心培育“木小良”IP品牌,聚焦打造“五倍子蜂蜜”重点产业,带动沙坝镇“土鸡出山”“红薯产业”“特色水果”等产业发展,探索“电商赋能,强村共富”乡村振兴新样板。强村公司按照“运营公司+村集体+产业合伙人”村企联合投资的合作模式,通过“一村探路、多村合作、产业抱团”的方式优化整合资金、资源等要素,聚焦打造木小良“五倍子蜂蜜”爆款+ 50款网销产品,力争到2025年底,公司实现经营收益1000万以上。
  三、文化赋能,让群众笑容更足
  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周子杰积极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乡情馆里观变化。为进一步加强群众对木良村的认同感,展现木良村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周子杰与村“两委”商议,决定争取帮扶资金,在现党群服务中心修建乡情馆,主要展现木良村的历史沿革、文化遗迹和村情村貌变化。2023年12月,木良村乡情馆正式建成,乡情馆占地近100平方米,分为岁月不居、乡风如缕等7大主题板块,集中收集展现1000多张木良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图片和相关历史资料。乡情馆开馆以来,先后吸引500名群众到馆参观,激发木良人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让人们看见木良的过往,也看到木良的未来,也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二是活动现场叙亲情。要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富足,举办各类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关键。在周子杰的推动下,2023年12月,以“幸福木良,把日子过得更甜”为主题的木良村首届村晚活动成功举办,全村300余人参加。此次村晚以乡村为主体、群众为主角,自导自演展现狮子灯、彩龙船等土家传统文化,受到了群众的广泛点赞,既增强了凝聚力,又激发了内生动力,用大聚会化解小矛盾,用新气象迎接新挑战,为乡村治理探索了新思路、新模式。同时,周子杰还充分利用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激发群众参与度为目的,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同时,有效提升了邻里间的和谐。
  三是村规民约添活力。工作一段时间后,周子杰发现仅靠党员带头、组织活动,还是不能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仍有个别群众举办“无事酒”、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不整洁等问题。为此,周子杰主动与村“两委”商议,提出修改完善本村村规民约,进一步规范群众的日常言行和生活习惯,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在周子杰的推动下,木良村村民委员会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确定新的村规民约,并由党员带头全覆盖向群众宣传讲解。群众们纷纷表示,新的村规民约不仅是我们日常言行的指南,更是推动木良村发展的关键。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一年来,周子杰积极践行着自己赴任前的承诺,带领着木良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砥砺前行,拼搏奋进,在大山之中用“信”力量创造着新可能!(重庆市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