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扬驻村帮扶优良传统 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周陵——省委组织部派驻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周陵村第一书记 陈宇飞

2024-11-11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编者按:2020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入过渡期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将驻村帮扶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和部署推进,持续健全驻村帮扶工作体系,选优配强驻村帮扶工作队伍,扎实推动驻村帮扶落地见效,为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强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广泛宣传驻村帮扶工作的进展成效、特色做法和基本经验,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收集汇总了各地区各部门驻村帮扶工作的典型案例,设置专栏予以集中展示。

 

  一、基本情况
  陈宇飞,男,汉族,1992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省委组织部省考核办一级主任科员。2023年8月至今任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周陵村驻村第一书记。一年来,他始终以周陵为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村情实际,积极壮大支柱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主要经验
  (一)聚焦增强政治和组织功能,抓实村级党组织建设
  他充分发挥组工干部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将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党纪学习教育及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与镇村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指导村党总支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制度,利用农闲时间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书记讲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研讨交流等集中学习活动。灵活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赴革命旧址等实地接受红色教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发放入党申请书和“生日”贺卡等,首次开展党员过政治生日活动,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在党意识。推行红土镇“5311”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工作机制(即党组织承诺办实事不少于5件,村干部承诺办实事不少于3件,党员承诺办实事不少于1件,党组织承诺解难题不少于1件),组建村级党员应急先锋队,带领镇村干部加班加点排查防汛防滑重点区域,让党旗在防汛抗灾一线高高飘扬。他时刻心系特困供养户等弱势群体,坚持落实好省委组织部各基层党支部结对帮扶周陵村28户脱贫户工作机制,及时解决群众困难;同时联系周陵超限站、金裕泰产业园等3家属地单位党支部来村进行“双报到”和支部联建共建,入户开展春播秋收、户内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指导村党总支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将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成立樱桃、农家乐2个主要产业党小组,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做强周陵樱桃、做优农家乐产业、做特乡村休闲文旅。
  (二)聚焦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发挥挂职红土镇党委副书记职能作用,创新组织村上召开“四支队伍”联席会议,在村“两委”基础上邀请镇包村工作组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参会,集思广益力促形成中心重点工作镇村上下联动、同频共振落实的新局面。他坚持规划先行,上任伊始就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逐户开展遍访工作,听民意、摸实情,白天记录发展瓶颈,晚上思考破解对策,协助镇党委制定了周陵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等,明确了周陵村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在省委组织部领导关心支持下,先后协调引进帮扶资金800余万元,落地周陵村高标准樱桃示范园效能提升、高标准瑞雪青砧苗木示范基地、设施樱桃大棚新品种苗木引进及配套设施建设、稻蟹水产养殖等5个产业项目,引进樱桃新优品种,解决了村集体樱桃园灌溉、育苗等难题,有效提升樱桃防灾增产能力,探索打造周陵百亩渔稻综合示范带,以上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近70万元。为破解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不优难题,他着眼于发展周陵新质生产力,积极对接争取区发改局支持,指导周陵村新能源公司完成注册,推动全区屋顶光伏整村推进项目在周陵落地生根。他心系果农收成,依托苏陕协作协调区果业中心组织村干部赴江苏盐城市参加樱桃展销会,探索在亭湖区开展周陵订单式樱桃销售新模式,通过依托印台区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平台直播带货、协调陕西科技大学为周陵樱桃设计精普装礼盒包装、制作樱桃提货卡、联系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樱桃甜度和农残检测报告等,为果农累计帮销樱桃达40余万斤、460余万元。
  (三)聚焦树立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他结合村情实际,创新组建了周陵村庄建设理事会,运用衔接现有乡村振兴积分制制定有关考核奖惩办法,奖优罚劣、激励担当,形成环境卫生整治等系列配套制度办法,将村“一约四会”完善升级为“一约五会”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注重典型示范引领,以村原党支部书记、全国劳模张和平为榜样,力推乡风文明培育行动,每年在全村组织评选表彰“好公婆、好媳妇、好青年、好邻里”。加强村级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信访法治化工作,帮助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协调处理12345、市长热线反映问题15个、化解信访矛盾纠纷12件,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办好民生实事
  他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事办好、把民生事办实,紧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带头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入户遍访,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全年为贫困农户申请办理临时救助15户39人、低保5户14人、低收入户1户3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村民郭满堂务工时手部受伤致残生活困难,他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后,立即深挖问题根源,不仅帮其追回欠薪2万余元,还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及时为郭满堂申办了低保,解决了老人一家的燃眉之急。他以“三大革命”为抓手,指导周陵村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坚持污水处理和户厕改造一体推进,实行“户分类、村收集、第三方运转”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村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处理比例、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100%,村民满意度大幅提高。他化承诺为行动,从群众需求出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对改造意愿强烈的157户群众实施房屋提升改造工程,启动总投资360万元的崾先组巷道硬化工程项目,硬化巷道2.7公里,并对麻庄、周陵两组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改造。目前,全村通组路全部硬化,自来水、电力设施、5G信号全覆盖,天然气入户率达到62%。
  三、工作成效
  陈宇飞同志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认真传承发扬历任省委组织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形成的优良传统、有益经验,带领2名驻村工作队员紧紧围绕四项职责,严格对照每年制定的《年度定点帮扶计划书》,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实施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积极协助周陵村“两委”在推进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其中周陵村《“五色党建”推动乡村治理全面发展》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周陵村“网格化治理”有关做法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周陵村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并于2023年顺利通过省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有关检查验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65万元,人均收入达1.6万元,较去年增长8%,村“两委”首次实现向全村253名60岁以上老人集中分配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25.3万元,人均发放现金1000元。(陕西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