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思政育人项目标志性成果发布会暨2025年“财经人・济世路”主题实践项目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2025-07-03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作者:
- 字号:
- [大]
- [中]
- [小]
2025年6月26日上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思政育人项目标志性成果发布会暨2025年‘财经人・济世路’主题实践项目启动仪式”在学院南路校区主教114报告厅举行。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处长周学军,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慧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副总编辑高进水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主持。

会议现场
与会人员现场共同观看了2020-2025年乡村振兴研究生服务站工作成果总结视频以及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成果视频。
校领导致词
马海涛指出,近年来中央财经大学聚焦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和“八大体系”,大力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融通创新,此次发布的三本新书,正是我校扎根中国大地,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切实推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马海涛认为“十五五”期间,要结合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情况做好规划部署,高质量夯实育人成效,在研究生教育的新征程上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持续推动财经学科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理论的研究深化和实践转化,将研究生实践调研成果转化为原创性报告和数据库,持续形成标志性成果。

马海涛校长致词
嘉宾发言
周学军强调要深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育人理念,以实践为钥解锁思政教育新境界,并充分肯定新书成果在贯通教育链、创新链与服务链上的突破。鼓励中央财经大学在研究生培养上继续打造师生同学、同讲、同研、同行的实践育人新范式,用多年研究生扎根中国大地实践调研成果,做好原创性数据库,来助力学校的研究生人才培养。

周学军处长发言
张慧东强调乡村振兴应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知识生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作用,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他表示服务站项目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更为全国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百县千村”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报告》正是学校师生用心用情服务“三农”工作的最好见证。

张慧东主任发言
高进水提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近年来已多次出版中财大思政育人相关著作,这些沉甸甸的成果凝结了中财大师生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领域的辛勤探索,彰显出中财大师生强烈的报国之心、强国之志,以及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高远情怀。希望中财大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动育人育才工作,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并祝愿学校未来取得更丰硕成果。

高进水副总编辑发言
标志性成果发布会
马海涛校长、周学军处长、张慧东主任、高进水副总编辑为《“百县千村”高校赋能乡村振兴实践报告》、《我在中财大听讲座》、《研究生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第二辑)》等系列新书进行揭幕。

新书揭幕
中央财经大学
第四届研究生调研大赛颁奖仪式
学校领导和嘉宾为中央财经大学第四届研究生调研大赛获奖队伍、个人颁奖。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生工作处处长周学军为会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颁发研究生实践优秀组织奖。

学校领导和嘉宾为获奖队伍、个人及学院颁奖
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发言
研究生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会计学院陈运森教授以祝贺、回忆、祝福三个关键词深情总结思政育人工作。他祝贺思政育人项目标志性成果发布,高度赞扬了“财经人·济世路”主题实践项目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持精神。回忆实践过往,陈运森老师重点提及师生深入江西革命老区、西藏拉萨等地的实践经历,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产出高质量调研报告,成果获省委领导批示,有力地服务了当地发展。面向未来,陈运森老师勉励大家以此为契机,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推动研究生思政育人工作“新长征”再出发。

陈运森教授发言
宣读名单+授旗仪式
研究生院院长白彦锋宣读了 2025 年度“财经人・济世路”主题实践项目团队名单。在授旗环节,马海涛校长和周学军处长为各实践调研队伍授旗,这一庄重的仪式象征着责任与使命的传递,鼓励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实践中去。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