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典型案例:马庄村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2025-06-05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 字号:
- [大]
- [中]
- [小]
马庄村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现有7个村民小组,村民3296人,村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有党员120名。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等50余项国家级荣誉。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基层视察来到马庄村,对马庄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转型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为马庄村乡村振兴发展指明航向。总书记在马庄视察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一、强阵地,夯实乡风文明基础
(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马庄村根据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平台,持续建设完善马庄文化礼堂、村史馆、农家书屋等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年为村民提供学习、教育、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服务,能够让村民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使得村民学习有场所、表演有舞台、活动有阵地。持续关注群众需求,于三个自然村分街巷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50盏(其中立杆式110盏、壁挂式240盏),既环保用电,又改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消除农村道路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夜间出行和车辆行驶安全。对中心村245户、真旺村185户、正旺村147户,共577户农户进行管道燃气改造,停用沼气站,待改造完成后,真正实现马庄村全体村民都用上管道天然气。
(二)持续建设农家书屋。马庄村农家书屋收纳书籍千余本,能够满足全年龄段、各兴趣圈的读书学习需求,周一至周五常态化开设“四点半”小青马课堂,面向本村青少年群体进行课业辅导、科学普及、兴趣培养,今年已开展46次活动,这里不仅是政策“宣讲堂”、文化“休闲站”,还是孩子们的“小乐园”。
(三)开设“百姓积分”超市。依托马庄村家庭档案,实行“一户一卡、一分一元、一月一兑”,对好人好事、先进优秀的进行积分,对不良行为进行扣分。2023年以来,共发放积分卡821张,赋分2万余分,兑换1万余分,积分可在“百姓积分”超市进行换购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引导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村集体活动,营造邻里之间“学优、互比、共促”的良好风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新动能,助推培育文明乡风。
(四)开发乡村数字治理“全家福”信息系统。详细统计全村所有村民基础信息,创新制作“全家福”村民信息系统,将家庭档案的内容搬到了互联网和移动端,形成村民“一人一档”数据库,动态显示全村党小组、党员数量、党员年龄和学历分布,以及我们开展的党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现信息发布实时更新、人员更替动态管理。
二、强引领,兼顾引导约束并行
一是以党的纪律警醒人。注重党员群众思想教育,每月25日为“党员活动日”和“固定学习日”,统一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党性分析、民主议事等活动,通过观看教育视频和案例分析讲解,常态化学习党章党纪等,将其融入村民生活。每月1日举行升旗仪式,培育村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村民爱国主义热情。
二是以道德讲堂引导人。以文化礼堂为主要载体,开设道德讲堂,对“贾汪正能量 身边好榜样”进行宣传,自2021年至今,共上报好人线索并登报21人,通过集中授课、每月1日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对好人好事、优秀家风家训等进行宣讲,倡导尊老敬贤、弘扬优良家风,引导村民群众共同构建和谐家庭,并把优良家风融入社会实践中,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是以马庄规矩约束人。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家庭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用大家都认可的“马庄规矩”,在引导村民遵德守礼、崇德向善的过程中促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三、强活动,丰富精神文明内涵
(一)开展丰富文化活动。每周举办贾汪草根秀一“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一次邻里互助节,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谐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风和谐;每年举办一次“我们的村晚”,编排并表演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增强村民的幸福感;每年开展一次晒孝礼的活动,弘扬爱老敬老的风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加强榜样评优评选。大力推进“贾汪正能量 身边好榜样”评选宣传工作,从村民小组中推选好榜样,再通过村工作人员会议讨论,进行择优报送。每年7月1日召开“七一表彰大会”,评选出10名“十佳优秀党员”,同时对优秀党员和先进党支部进行评比表彰,连续20多年,组织召开“年度表彰大会”,开展“马庄好榜样”“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坚持以良好的家风带动村风民风。
(三)发挥乐团宣传作用。今年以来,组织乐团参加贾汪区“送艺下乡”行动10余次,在全市开展文艺宣讲快板演出“二十大精神我宣传”50余次,通过“文艺+宣讲”的形式,进一步激励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形成以文化人、以文富人的良好成效。同时通过乐团积极外出宣传“马庄六个‘三十年’”宝贵经验,显著提升村民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员为主体,逐步形成党员、民兵、巾帼、文艺4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全村吸收志愿者509人,依托网格化服务,在联系群众、疫情防控、环境整治、文艺演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与40余家单位结对共建,实施理论宣讲、清洁家园、暖心义诊等志愿服务项目50余个,队伍不断在壮大、项目不断在更新。同时充分发挥“十必联”志愿者作用,组织志愿者到村民家中宣传政策、清扫卫生、扶困助残,把每项工作做到群众身边,保证“十必联”工作进得了门、入得了户。(江苏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