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池县荔园堡村:打红色牌 走致富路 谱振兴曲

2024-08-20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引言:荔园堡村,是陇东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中的一个普通小山村,因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的红色传奇而闻名遐迩。近年来,荔园堡村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旅+”富民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一、基本村情
  荔园堡村位于南梁镇南部,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梁红色旅游大景区核心区和南梁镇政府驻地村。80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在这里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历史地位,孕育形成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
  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98户1417人,总土地面积68.5平方公里。2013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户151人,贫困发生率为9.2%。2020年底,全村4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贫困面降至0.43%。2022年底荔园堡村集体收入达到23.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目前,全村共有“三类户”4户15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户6人,新识别纳入边缘易致贫户1户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
  近年来,荔园堡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省、市、县有关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更好统筹一黑一绿一红特色产业开发”目标任务,坚持做特红色产业,大踏步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荔园堡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甘肃省卫生村、省级文明村、庆阳最美村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和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荔园堡村以地处南梁红色大景区核心的区位优势,大力挖掘生态康养、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红色励志、研学旅行、非遗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康养为用,通过“文旅+”业态培育,打造红色民俗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做大做强南梁品牌。
  (一)“文旅+非遗”,打造文化消费新名片。
  在荔园堡村建成了“一街八坊”旅游微景观(南梁红街、文创产品专卖坊、豆腐坊、剪纸坊、刺绣坊、古玩坊、玉石坊、书画坊、布艺坊),实行“支部+创业大学生+村民”模式,引进天津竭威公司创办文创产品研发生产基地1处,将境内文创“手艺人”动员起来,在民俗村集中销售文创特色产品;同时,挖掘以“南梁说唱”“南梁腰鼓”“华池唢呐”为主的华池民间表演艺术非遗文化,不断激发文创市场活力,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真正使红色文化“亮”起来、民俗文化“活”起来。
  (二)“文旅+康养”,打造精品旅游新体验。
  在荔园堡村实施红色民居改造200户,重点对房屋风貌、围墙、大门、棚圈、厕所、供暖等整体进行改造;打造餐饮购销、游乐服务、文旅聚集及生态康养四个红色旅游片区,配套建设采摘园、垂钓中心、健步道、特色小吃店等,探索走“康养+旅游”“康养+农业”“康养+运动”“康养+食疗”等融合发展新路子。
  (三)“文旅+产业”,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依托本地稳定豆源,打造南梁豆腐品牌,成立华池县万嘉鸿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建成10户标准化豆腐作坊,新建豆制品加工厂1处,生产豆腐、豆花、豆皮、腐竹等豆制品,日销售额约0.35万元;同时在公路沿线打造特色农家乐3户,每户可提供1-2孔窑洞供游客食宿,为游客提供农家饭、“红军饭”和豆腐宴,节假日期间“红色庄园”农家乐日均增收可达1000元以上。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天津竭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约2100万元在何沟门文旅聚集区打造“一街二区四馆”文旅产业示范点一处,制订一、二号院发展规划,完善商业基础设施配套,展示当地非遗技艺,根据本土表演艺术形式改编文艺节目,引进天津特色“非遗”技艺、餐饮等品牌,打造现代消费场景,提升文化消费体验,打造南梁红街,带动周边商户、民宿、农家院的软硬件投资,结合地形特点拓展商业经营空间;建设“农耕文化亲子体验园区”、“小红军户外拓展训练营区”,开拓亲子种植体验园,兴建寓教于乐的娱乐设施,搭建露营基地,户外拓展基地,真人CS基地等休闲娱乐场景;建设精品民宿、航天科技馆、餐饮服务、红色文创及农特产品展销馆及大学生创业基地,把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吃住行购销娱的各个环节,锻造乡村产业“新引擎”。
  (四)“文旅+电商”,打造园区经济新品牌。
  为充分展现历史传承、农耕生活、烹饪文化和产品故事,在荔园堡村白家砭组建成直播带货间1处,采取“线上+线下”模式,销售当地农特产品和手工艺品,让游客在感受民俗文化中满载而归,实现“品南梁豆腐、听红色故事、观陇东民俗、忆思乡情怀”的目的,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目前,荔园堡村红色旅游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到44.5%,俨然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五)创办企业,让村集体经济富起来。
  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239.5万元,为该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投资20万元,支持荔园堡村银旺合作社发展“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产业,按照“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务工”的发展模式,带领群众种植大豆—玉米带状种植500余亩,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产业、又为豆制品加工车间提供优质原料,延伸了产业链;投资160万元,实施了山泉水厂及豆制品加工车间附属工程,新建化验室2座,完善生产基地供水管线等附属设施建设;投资29.7万元,购置了豆制品生产包装、化验、通风、消杀等设备;投资29.8万元,购置了山泉水厂生产包装设备、化验设备、耗材及人工托运等设备,使两个村办企业的生产设备更加齐全,能够满足日常生产需要,为发展和壮大村集体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每年为村集体分红13.5万元。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规划先行,确保绘一张蓝图干到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做好这项系统性工作,镇党委、政府提早谋划、精密部署,聘请天津理工大学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察调研,为荔园堡村编制了乡村振兴规划,在此基础上,又委托专业机构编制了村庄规划,对村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了合理布局,村“两委”以规划为引领,合理谋划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坚持一张蓝图奋斗到底,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突出项目支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村庄
  近年来,荔园堡村先后被列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东西部协作帮扶乡村振兴示范村,村“两委”抢抓发展机遇,紧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风貌提升等村情实际,累计投资2470万元,实施“六大工程”,有效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红色旅游产业路工程,投资618万元硬化道路10.55公里,打通了产业致富路,全村实现通组、入户道路硬化全覆盖;实施产业惠民工程,投资350万元新建瓶装山泉水生产厂房一处,完善生产基地供水管线等附属设施建设,打造500亩黄豆种植基地一处,购置豆粉、豆面加工和产品包装设备1套,延伸村级产业链条,盘活了村集体经济。实施红色民居改造工程,对244户庭院进行了维修改造,投资280万元,为农户安装水暖炕600盘,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安装太阳能庭院路灯240盏,配套太阳能电池板、摄像头、喇叭等设备,助推平安乡村建设,提升了村庄整体风貌;实施生态宜居工程,开展“一村万树”行动,在公路沿线、面山及农户入户道路和庄前屋后栽植云杉、油松等绿化树木2.98万株,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实施供排水工程,对金岔沟、九眼泉、马洼子3处居民点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疏通维修污水管道1300米,维修街道雨水管网1.5公里,解决了雨污混排问题;实施组织振兴工程,在北辰区人才队伍的指导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一条街、建设党性教育成列室、开发红色教育课程、整合装修活动阵地,北辰区社会力量捐赠10万元,对荔园堡村政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提质改造,购买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提升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效能。
  (三)开展环境整治,擦亮美丽乡村建设底色
  常态化开展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和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采取“科级干部包组、一般干部包户、党员率先示范、发动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动员群众开展村容户貌整治行动,对庄前屋后“三堆五乱”“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先后清理垃圾85.7吨,整理柴垛345个,清洁道路32.5公里、河道40公里,回收废旧地膜32吨,群众庄前屋后干净整洁,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俨然形成。
  (四)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实现“专职化”和“一肩挑”,村干部整体呈现年轻化,在乡村建设工作中的作用能力进一步凸显;二是深入推进政协协商民主议事向基层延伸工作,全面推行村级协商民主“411”议事法,突出党员群众主体地位,让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解决产业发展、矛盾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村级事务,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三是健全完善“一约五会三榜两站”(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扶志扶智积分榜、道德评议红黑榜、帮教转化进步榜,双扶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层治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常态化实行村民积分管理、开展“红黑榜”评选、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评选等活动,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进村入户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关爱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如今的荔园堡村,无论是走在大街小巷上,还是穿梭在乡间小路上,处处展现出村庄错落有致,环境干净整洁,人民安居乐业,眼前呈现出一幅村容村貌颜值升,美丽乡村入画来的优美花卷,荔园堡村正在意气风发的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