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衔接这五年】吉林:蓝莓产业兴乡村 全链融合促振兴

2025-09-23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引言:靖宇县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做大种植端,做强加工端,做优销售端,做活体验端,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一业兴多业”,将“小浆果”做成“大产业”,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蓝莓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使蓝莓产业成为助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的“金色产业”。作为藏在吉林深处的“宝藏小城”,靖宇,正高擎新发展理念“指挥棒”,奏响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增值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一、基本情况
  靖宇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总人口10.8万人。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20年脱贫摘帽,过渡期内被列为吉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靖宇县是典型的资源型山区县,全县林地面积2169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4%,耕地面积总面积41.05万亩。位于北纬42°的黄金纬度,广阔的酸性黑土地资源、悬殊的昼夜温差,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靖宇种植寒地蓝莓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天然优势,是国际公认的寒地蓝莓黄金产区。从2016年脱贫攻坚开始,提出打造“蓝莓小镇”“长白山蓝莓集散地”发展目标,蓝莓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24年底,蓝莓栽培规模达到3.4万亩。全县有94个村发展蓝莓栽培产业,占全县行政村的85%。涌现出三道湖镇蓝莓产业强镇1个(规模17500亩);重点乡镇4个;蓝莓专业村15个,蓝莓栽培户2380多户。鲜果产量达到1.4万吨,约占吉林省的40%,实现农业产值近3亿元,种植规模、产量和产值均居长白山地区之首,成为全国五大蓝莓产区之一。其核心区三道湖镇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吉林蓝莓之乡”等荣誉称号。
 
  二、政策部署
  (一)顶层设计高位推动
  1.规划引领:2016年提出打造“蓝莓小镇”目标,2019年编制《靖宇县蓝莓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明确“一镇一带双核”(以三道湖镇为核心,建设长白山蓝莓产业带和集散地)布局。
  2.政策扶持:实施“退粮进特”战略,对蓝莓种植户每亩补贴1000元,累计投入补贴资金2600万元;整合扶贫、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资金1.2亿元,对脱贫户支持蓝莓种植、设施大棚建设。
  (二)科技赋能战略布局
  1.校地合作:与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共建“靖宇蓝莓科技小院”“吉林省蓝莓研究中心靖宇基地”,引进吴林教授团队研发新品种20余个。
  2.标准先行:制定《靖宇蓝莓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建成省级蓝莓标准化示范区,推广基质栽培、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三)市场导向精准发力
  1.企业培育:出台土地流转、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吉林森工、蓝域农业等11家龙头企业落户。
  2.品牌营销:设立“蓝莓产业振兴基金”,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品牌宣传,连续举办七届“长白山蓝莓节”,央视、新华网等主流媒体专题报道超100次。
  三、工作举措
  (一)坚持统筹谋划,筑牢产业格局“硬底盘”。一是锚定发展目标。2019年,根据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布局编制了蓝莓产业发展规划,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的,把三道湖镇、龙泉镇、花园口镇、濛江乡、赤松镇等5个乡镇,岳家、支边、龙东等20个村作为蓝莓产业发展重点区域来培育。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及时调整蓝莓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蓝莓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预计2025年蓝莓栽培规模稳定在3万亩,每年鲜果产量预计2万吨,栽培年产值3亿元;产品深加工达到40%,实现加工产值2亿元;采摘体验、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产值2亿元,蓝莓产业总产值达到7亿元。蓝莓产业纯收入达到4.2亿元,农村人均蓝莓产业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基本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蓝莓产业化新格局。二是优化政策落实。我县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的蓝莓产业发展思路,逐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2011年开始实施“退粮进特”发展战略,农民种植每亩蓝莓,县财政补贴1000元,连续补贴2600多万元。2016年以来,县里还充分利用财政扶贫、库区移民、支持林业发展等相关政策,谋划申报蓝莓产业扶贫项目120多个,投入各种政策性资金1.2亿元,免费为农户提供蓝莓种苗,由此带动全县30多个村、1800余户农民发展蓝莓产业。三是注重种苗培育。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先后与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形成了合作关系,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产学研实践基地、蓝莓沈阳综合实验站长白山寒地蓝莓靖宇示范基地、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先后落户靖宇,成立了长白山小浆果科创园、长白山小浆果科技联盟和研发中心,与吉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全省首批科技小院——靖宇蓝莓科技小院,并聘请省内14名小浆果领域的重量级专家作为科技顾问,对蓝莓种苗培育进行全方位指导,为未来蓝莓产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加强产学研密切协作,积极引进筛选不同熟期且品质优、产量高的差异化主导品种,进一步科学优化种植布局,建立优质种栽繁育基地,实现品种专有化和种苗优质化。已经选育推出了“瑞卡”“蓝丰”“北陆”“蓝金”等一批适于当地栽培的优良蓝莓品种,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蓝莓种苗繁育、生产栽培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规程。研发蓝莓新品20余个,域内已拥有北蓝、北陆、瑞卡、蓝金等蓝莓品种10余个,平均亩产鲜果450公斤左右。
  (二)坚持招大引强,打造产业振兴“强支撑”。一是加大企业招引培育力度。为推进蓝莓产业进一步发展,我县积极宣传,先后有吉林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蓝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枫林冷库有限公司、吉林润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11户蓝莓深加工企业落户靖宇。蓝莓深加工企业每年消耗蓝莓鲜果1000吨左右,实现加工产值1.2亿元以上。二是推进产品开发,不断延伸产业全链条。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建设了以吉林蓝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吉林润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蓝莓等小浆果加工企业9户,年加工蓝莓果干、蓝莓饮料、蓝莓酒类等产品3000吨,消耗蓝莓鲜果2000吨左右,实现加工产值6000万元。开发蓝莓汁、蓝莓酒、蓝莓果干等系列产品,年加工蓝莓鲜果2000吨,实现产值9200万元。投资6000余万元,为“国药三宝堂”项目在乡村振兴产业园区内新建标准化厂房1.64万平方米,开发蓝莓提取物——叶黄素软胶囊系列保健品。投资2850万元,实施靖宇县蓝莓产业科创园蓝莓生产及松子深加工项目。目前,以吉林蓝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嘉德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靖宇县东源饮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蓝莓深加工项目正在稳步推进,蓝莓深加工产品展现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广泛搭建高校、果农、合作社、电商、收购商、加工企业、物流、仓储等主体的交流合作平台,形成了多元化、全链条、可持续、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三是提升规模辐射带动作用。目前靖宇县共有94个村发展蓝莓栽培产业,占全县行政村的85%。涌现三道湖镇蓝莓专业乡镇1个(规模17500亩);重点乡镇4个(濛江乡5800亩,赤松镇2156亩,花园口镇2310亩,龙泉镇2100亩);涌现支边、岳家、向阳、清河、东兴、四道沟、太平等蓝莓专业村15个,蓝莓栽培户2380多户,盛果期面积共计21000亩。四是拓展多维融合发展模式。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和蓝莓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电商、微商唱戏的形式,广泛组织开展蓝莓文化宣传、蓝莓基地线上和线下展示、蓝莓节推介会等活动,依托靖宇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搭建电商直播和网红培训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网络销售,推动销售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汇聚高校、果农、合作社、电商、收购商、加工企业、物流、仓储等产业链各主体,推动蓝莓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增强蓝莓产业区域知名度。依托企业党建联盟,同白山市驻村第一书记协会达成合作,立足“第一书记直播基地”线上销售主阵地。不断加大电商直播带货的培训力度,培养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的直播团队,为蓝莓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市场。为打响蓝莓产业品牌,已成功举办七届“长白山蓝莓节”,吸引了大量游客、果商以及业内专家齐聚,不仅提升了靖宇蓝莓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更带动了当地旅游、餐饮等相关产业发展。2023年开展直播带货150余次,实现销售收入380余万元,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农带农机制。
 
  (三)坚持科技赋能,构建产业发展“新引擎”。一是加强研发引良种。我县积极对接省市专家,邀请吉林农业大学吴林教授莅临指导。2021年,吴林教授在靖宇县花园口镇成立靖宇蓝莓科技小院,组织学员研究蓝莓科学修剪、科学施肥、品种更新等技术问题,并在花园口镇投资建设了200亩的蓝莓栽培园,在蓝莓品种更新、技术推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蓝莓品种从粒果变串果,达到增产提质,通过近30年的育种选种,培育出第二代蓝莓品种“普蓝博尼”“采莓园”,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市场对大果、甜度高、耐贮运、丰产的需求,目前已在靖宇实现产业化种植。吉林农业大学、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靖宇当地蓝莓种植户展开深度协作,在蓝莓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全面发力。二是深化合作培良才。我县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动画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了“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吉林省蓝莓研究中心靖宇研发基地”“吉林省蓝莓产业化创新团队靖宇创新基地”等多个试验基地。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蓝莓种植户提升种植水平,吴林教授在我县成立普蓝高科服务公司,组建蓝莓田间学校,陆续在普蓝靖宇基地开展田间技术培训,秉持“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蓝莓产业发展模式,立足“做蓝莓全产业链技术方案解决方案”发展定位,以普蓝技术服务地方蓝莓产业,助力靖宇县蓝莓产业迈向新高度。三是统一标准施良法。2022年,吴林教授创新提出“庭院蓝莓”生产方式并进行关键技术配套研究集成,利用庭院和非基本农田,采用盆栽技术种植蓝莓,解决农户栽培基质配制、品种选择、肥料供给、修剪、越冬防护等关键技术,实现技术配套,并承担省级蓝莓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靖宇蓝莓已经形成前期选种育苗、中期施肥种植、后期采收销售为链条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景山镇、靖宇镇共建有基质蓝莓棚室11个。
  (四)坚持质量制胜,掌握产业长久“密码本”。一是树牢理念提品质。近年来,靖宇县积极对接蓝莓企业,助力企业申报“两品一标”,以实际行动指导蓝莓产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增强和激发蓝莓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带动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增效,助力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有蓝莓绿色认证基地2个,有机认证1个,“靖宇蓝莓”登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二是强化宣传拓市场。我县强化媒体宣传,先后拍摄蓝莓产业宣传片10多部,撰写蓝莓产业宣传稿件100多篇。通过举办蓝莓节,不断强化靖宇蓝莓产业优势的宣传,以蓝莓为媒,广泛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地把靖宇蓝莓的资源禀赋、优良品质推介出去,形成“种蓝莓、赏蓝莓、品蓝莓、销蓝莓、论蓝莓”的良好氛围。三是狠抓监管保活力。积极开展蓝莓监管工作,加强绿色食品标识的规范管理与使用,保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针对挂牌违规使用绿色、有机标识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同时查看企业资料,并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整改,维护全县蓝莓产业健康发展。
  四、进展成效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产业规模显著扩大: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7亿元,其中一产3亿元、二产2.5亿元、三产1.5亿元;
  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带动农户1.2万户,户均增收8000元,94个行政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
  就业保障作用突出:季节性用工超3万人次,脱贫人口人均增收2500元。
  (二)生态效益持续彰显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30%,建成有机认证基地560亩,蓝莓种植区水土保持能力提升20%。
  (三)品牌影响力跨越发展
  “靖宇蓝莓”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5.2亿元,产品入驻盒马鲜生、京东等平台,深加工产品出口韩国、日本。
  五、基本经验
  1.政策靶向发力:以规划定方向、以补贴促规模、以科技提质量,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双轮驱动。
  2.全链协同创新:从“卖鲜果”转向“卖品牌”“卖体验”,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3.人才科技双支撑:依托科技小院培育“土专家”队伍,实现“科研在田间、成果进车间”。
  六、趋势展望
  1.建设国家级产业园:2025年建成集种苗繁育、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数字交易于一体的百亿级蓝莓产业园。
  2.深化庭院经济:推广盆栽蓝莓技术,发展“一户一庭院”模式,力争带动5000户农户增收。
  3.科技协同攻坚:联合“东北振兴小浆果科技产业联盟”,突破冻干技术、花青素提取等深加工瓶颈。
  4.品牌国际化突破:对接RCEP市场,推动“靖宇蓝莓”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清单,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靖宇县以“一颗蓝莓”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实践表明:立足特色资源、贯通全产业链、激活创新动能,是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靖宇将持续擦亮“长白山蓝莓”金字招牌,为全国特色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靖宇方案”。(吉林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