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衔接这五年】贵州多措并举促进脱贫劳动力 “好就业”“就好业”

2025-09-03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近年来,贵州省聚焦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就业公共服务下沉,多措并举做好脱贫劳动力就业工作,确保“好就业”“就好业”,稳住务工就业基本盘。
  一是聚焦稳就业保增收,完善政策措施有效供给。推出“六六就业稳岗计划”(省外务工规模稳定在600万人左右、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目标),聚焦脱贫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制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推动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送出促进就业“大礼包”,对跨县务工稳定就业3个月及以上的脱贫劳动力,按不超过500元/人标准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对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保费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给予500元/人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各类生产经营主体与新返乡脱贫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保费3个月的,发放5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二是聚焦外环境拓服务,建立劳务协作服务体系。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黔籍务工人员集中省份设立136个劳务协作站,建立起“省级总站+市级分站+县级工作站”三级联动的劳务协作服务体系,为省外务工人员提供稳岗就业、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在劳务协作站牵线搭桥下,各级及时与外省吸纳黔籍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引导优质企业到贵州举办招聘会,促进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设置返乡返岗服务点,开行返岗专车、专列,引导脱贫劳动力早返岗、早上岗。
  三是聚焦内服务强质量,打造就业公共服务矩阵。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方式,聚焦人员信息要入库、服务站点要入村、就业服务要入户目标,推进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全省建立县级就业公共服务机构93个,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覆盖率100%,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配备率86.69%,打造覆盖城乡、便捷可及的就业服务圈。搭建灵活用工服务平台,先后建设零工市场150个、零工驿站2050个,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供求、职业培训、招工用工登记等“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加强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建设,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帮助45.98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就近就业;与广东共建“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181个,促进留乡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
  四是聚焦提技能增本领,做优做强劳务培训品牌。紧盯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实施“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工程,搭建品牌专家库、品牌项目库、品牌服务库,广泛举办赛事活动,持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做优做强劳务品牌和培训品牌,依托驻外劳务协作站等平台,组织开展异地培训,上半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73万人次。目前,全省打造“正安吉他工匠”“都匀毛尖技工”“贵阳嘉安月嫂”等劳务品牌和培训品牌217个,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贵州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