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衔接这五年】湖南: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 把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第一道关口

2025-08-22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引  言:湖南省创新构建“两网、三员、四步”监测帮扶体系,通过“自主申报网”与“数据比对网”双网协同,实现线上多渠道风险预警与精准识别;依托基层“信息员、网格员、核查员”三员联动,强化线下常态化摸排与动态核查;规范“问、算、判、评”四步研判机制,有效破解“谁来监测”、“如何识别”等难题,确保风险识别科学化、精准化。
  近年来,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织密“两网”、明确“三员”、规范“四步”,健全“一户一画像”常态监测机制,切实解决好“谁来监测”“怎么识别”的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织密“两网”,拓展线上监测渠道。即自主申报网、数据比对网,互为补充、相互协同,多渠道监测预警。自主申报网,在本人或委托他人向村(居)委会提出纳入监测对象书面申请的基础上,突出抓好12345服务热线申请、“一键申报(申报二维码)”等线上申请渠道。数据比对网,利用湖南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
  管理平台,与教育、民政、卫健、医保、残联等8个省直部门实现信息互联共享,预设11类返贫致贫风险预警规则,及时将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反馈基层核实。通过开展常态化数据比对和风险预警信息推送,识别纳入监测对象25416户79647人。
  明确“三员”,抓实线下风险摸排。明确基层信息员、网格员、核查员,抓实常态化排查,随时掌握农户风险隐患,及时组织入户核查。信息员优先从组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离退休干部职工、退役军人等人中产生,负责对责任区域内所有农户开展经常性走访排查,发现农户家庭唯一住房出现安全问题、家庭成员患大病重病且医药费较高、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收入大幅减少等情况,及时报告网格员。网格员原则上由村(社区)“两委”干部、辅警等担任,负责对网格内信息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信息员上报的风险信息进行初判,并根据实际情况报请开展入户核查。今年网格员联合驻村工作队成员在常态化排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一次覆盖全体农户的集中排查。核查员由乡镇(街道)干部、驻村(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等担任,负责对疑似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进行入户核查,通过询问、查看、计算、核实等方式,充分了解农户家庭状况,采集相关信息。
  推广“四步法”,加强综合研判识别。在监测对象识别认定上坚持“五看五防止”,即看劳动所得收入,看受灾户、分散供养特困户、低保户、残疾户、低保边缘家庭,看家里“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是否存在风险,看突发事故是否导致支出远远超出家庭的承受范围,看整户无劳或弱劳家庭。这五看,都从家庭实际困难、潜在风险、家庭收支及自主应对能力进行综合研判。坚决防止“唯户籍、唯收入、一兜了之、规模限制、纳入不及时”等5种倾向。对排查出的特殊对象,通过“问、算、判、评”,逐户分析研判,做到应纳尽纳。“问”,即问本人、问邻居、问党员组长,详细了解基本信息、收入来源、住房饮水、重病残疾、就学就业、遭遇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等情况,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算”,即算收入、算支出。规范收入计算内容,制定《常规农产品收入计算指导表》,把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算全;重点关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后的自付费用,家庭成员学费、住宿费等教育刚性支出,以及因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故等造成不可避免的实际支出等,把家庭支出算准。“判”,重点关注农户“三保障”、饮水安全等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同时关注就医、就学、就业、产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风险,统筹考虑收入支出情况,综合研判农户自主应对能力。“评”,即民主评议,由驻村(包村)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申请农户所在村(居)民小组的党员代表及组长组成评议组,召开评议会议,严格村级公示,避免优亲厚友、确保群众认可。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1.3万户56.6万人,户均享受帮扶措施4.65个,有83.3%的对象通过帮扶稳定消除风险,其他均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湖南省有关部门供稿)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