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创新科技添动力:辽宁农技推广人才王玉华

2024-08-27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王玉华,女,1975年11月生,中共党员,正高级农艺师,喀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服务部部长。她参加工作26年来,一直在基层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她政治立场坚定,坚决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她爱岗敬业、心系推广,得到省、市业务部门和农户认可。近五年来,她在落实项目、推广技术、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先后荣获 “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 、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农业专家、“辽宁好人”、朝阳市“朝阳英才计划”农业名人、农业部“豆明星”称号、朝阳市“千名专家进园(景)区活动突出贡献专家团队”牵头专家、朝阳市“三八红旗手标兵”8项荣誉称号。她取得的科研成果奖励11项,发表论文3篇、撰写科普书籍3册。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辽宁农业科技贡献奖贰等奖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一、引进推广玉米节水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谷子免疫诱抗绿色生产技术等多重大农业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普及率高的技术规范。
  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367.6万亩,作物病虫害减少6%以上,亩产量增加12%。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展示活动213次,观摩学习164批次,人数共计15778人次。开展现场培训班215场次,实地教学153次,累计培训农户21849人次。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实现经济效益94261万元。其中,蔬菜优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的应用,平均亩增效15%以上,推广普及率达95%以上;谷子免疫诱抗绿色生产技术,推广面积100万亩,单位规模效益3631元/亩,科研成果已获经济效益94261.0349万元,该技术在喀左县普及率达到90%以上,促进农户增收26%;,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丰收。
  
  二、示范推广特色杂粮优质高效轻简化生产技术等8项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县域内具有引领性,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近5年,累计推广面积112万亩,提高产量28.3%,节水48.6%,提高水分利用率75.2%。累计增加产量42.575万吨,增加产值66128万元,增加纯收入62179.35万元。实现优良品种、新型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增强土地生产力,实现粮油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特色杂粮优质高效轻简化生产技术集成及应用以来,种植面积107万亩,新增产值535176.5万元;玉米节水滴灌高产栽培技术成果可促进玉米生育进程8天,提高产量28.3%,节水78.6%,提高水分利用率95.2%。推广面积131万亩,累计增加产量42.575万吨,增加产值66128万元,增加纯收入62179.35万元。优化了本地区的种植业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三、落实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18个项目。提升服务群众本领,确保惠民项目落到实处。
  近五年来,王玉华组织技术培训413场次,培训农户2万多人次,发放科书籍4.5万册,技术资料2.8万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推广面积98万亩,减少化肥用量1005吨,节肥6%,节水3120万立方米,水利用率90%,农药使用量减少2.8%,提升绿色防控水平。主导品种推广率100%,机械化应用率90%以上,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率100%,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项目区比上年亩均增产215.3公斤。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近5年,建设示范基地35处,推广优势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363万亩,展示品种536个次,应用实用技术48项,全县主推技术应用率达到95%以上,推广面积289.6万亩,累计增加产量39.02万吨,增加产值73125万元。
  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推广新品种81.26万亩,示范产出成果推广面积11.5万亩,节本增效可超1000万元;新技术(模式)示范推广25.65万亩,节本增效可达2790万元;示范的新产品(设施装备)及筛选推广1.17万亩,节本增效615万元,带动县域内农户4.6万户。
  
  四、情系农业技术推广,心系百姓增收。在基层农技推广方式方法和服务机制创新工作,确保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26年来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常年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在生产一线,为农事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行业扶贫提出发展方向和提供了全程技术服务,对全县农业实用人才与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创新服务机制。
  
  她牵头建立了多元化推广机制,引进了省市12个创新专家团队、56名专家,专家团队下设8个小团队,技术人员根据自身特长,分别选择加入不同团队。
  她组织全县农技人员安装使用了 “中国农技推广”APP达到100%。实现了农技人员与示范户之间的线上互动,真正做到农业科技服务零距离,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平均每年全县农技人员上报各类信息117807条,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36470个,让农户在平合上进行技术交流,拓宽了交流渠道。
  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王玉华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到每个示范主体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微信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603个。
  多年来,王玉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为县域内引进重大农业技术,示范推广重大集成创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服务区域内种植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王玉华表示将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农业科技成果打造成助力农业产业振兴、农民致富增收新引擎。继续对标先进严格要求自己,把本职工作高质量完成,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