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广种植模式 铸牢粮食安全根基: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农业农村局吴立谦

2024-08-27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吴立谦,男,1973年10月26日出生,1994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他引进试验示范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申报两项专利,总结形成“藁城模式”在全国推广。2018年、2019年、2021年,三次召开了全国现场观摩会。两次受邀参加了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交流座谈会。几年来,累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1万亩,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多增收大豆1100余万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一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2017年,他从四川农大引进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开试了本土化试验示范,当年安排了5个试验示范点,示范面积300亩,采取3:2种植模式,即大豆3行、玉米2行,带宽2.2米,品种搭配试验6个,测产结果玉米556公斤,大豆135公斤,获得初步成功。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这模式配比并不能与当地播种收获机械有机融合,存在玉米与大豆之间间距偏小,田间遮荫郁蔽、大豆玉米不能同时除草、小型收获机具少且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2018年,他带领技术推广团队对模式配比、化学除草、机械化收获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一是科学优化模式配比,分别就4:2、4:4、6:4不同模式配比开展了行株距最佳配比密度试验。二是改造传统喷药机械,加装物理隔帘,把大豆、玉米两种除草隔开,解决除草难题。三是针对玉米收获时对相邻大豆造成碾压问题,在玉米收获机割台两侧加装扶起装置,减少了机损。
  2019年,继续扩大试验示范规模,采用播种、除草、收获全程机械化作业、种管收“保姆式”社会化服务推广模式,在刘海故事专业合作社、旺农家庭农场等19个新型经营主体中示范推广5000亩,其中间作玉米、大豆最高亩产达到709.2公斤和131.2公斤。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茬大豆的目标,亩增效益400-600元。探索总结出大豆玉米4:2、4:4两种优化模式配比,对4:4等行距种植模式进行再创新,推行玉米、大豆宽窄行种植,既有效保证大豆玉米的播种密度和增产效果,又充分利用了传统机具,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
  经过几年不断创新完善技术模式,解决了一播全苗、缩株保密、化学除草、控旺防倒、机械收获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农机农艺的完美融合,2021年10月,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会在藁城召开。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至此拉开了该种植模式大面积推广的序幕。
  二、主要做法
  一是争取财政支持,发挥政策导向。在用足用好中央及省市种植补贴项目的前提下,他与积极与各级领导反映,争取财政加大对示范推广的支持力度,经过多方争取,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推广经费50万元,并列入财政预算,专门用于技术推广和高产示范样板创建,做到政府兜底、风险可控,切实打消种植户顾虑。同时,整合大豆单产提升行动、农机补贴、社会化服务等农业项目,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倾斜,对示范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的大户实施以奖代补,并优先考虑农业项目申报,充分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实现由被动推广向主动接受的转变。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加快示范推广。为加快该种植模式推广速度,他牵头组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宣讲队,通过发放技术手册、政策明白纸、村村通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培训、政策宣讲。深入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开展与种植大户交流沟通谈心活动,了解种植大户想法,详细讲解技术要点,打消种植户疑虑。重点做到“四个选好”和“四个到位”,即选好种植者、选好地块、选好品种、选好种植模式和宣传发动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解决困难到位、政策支持到位。为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他多次开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题培训班,几年来,他累计培训办班43场次,培训种植大户2200余人次,就品种选择、模式配比、化学除草、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做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充分调动种植大户的积极性,该种植模式推广速度明显加快。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确保增产增收。为做好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他们成立了以四川农大、省农科院专家为顾问,石家庄市农科院、区农业农村局技术骨干为成员的专家指导组,建立了“省有技术顾问、市有技术专家、区有技术骨干、村有科技专员、基地有技术标兵”的五级科技服务体系。他还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层层组织技术培训。为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落实,争取补贴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一体化播种机12台,指导机手调整改造传统播种机46台套。在化学除草上推行“封定结合”技术,指导示范主体改造传统喷药机械25台套。严格落实结对帮扶指导责任制,实现种植村技术指导全覆盖,在选种、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等关键环节,他与技术推广团队一起进社入场,蹲点指导,提供耕、种、管、收全程“保姆式”服务,帮助经营主体和农户落实技术措施,确保种植一块,成功一块。
  三、主要成果
  2017年在河北省率先试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带状复合种植“藁城模式”。获得“一种间作作物可调式植保机”“一种大豆玉米间作模式玉米收获机”两项国家专利。2022年,参加全国大豆高产竞赛活动,他指导的萌发家庭农场获得了“金豆王”、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国“豆明星”荣誉称号。他牵头组建的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服务团队受到了河北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在全省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为产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每年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万亩左右,在当地乃至全省都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振兴与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他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工作者,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将永不止步,智能装备、生物育种、精准作业等各种科技创新成果还需要更多象他一样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并肩携手同行,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大路上阔步向前,为乡村振兴和经济增长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