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厉奋发勇毅行 巩固提升促振兴
——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典型案例

2024-08-20       来源: 全国乡村振兴宣传教育中心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引言:邹庄村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东南2公里处,辖1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75户750人,党员17人,村“两委”干部4人,现有脱贫户6户15人,监测户5户13人。共有土地1048.6亩,2011年6月25日由九重镇原油坊岗村搬迁至此,成为新建移民村,并更名为邹庄村。
  一、案例背景
  2021年5月13日下午,一个让人激动难忘的伟大日子!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邹庄移民新村,看产业、问收入、访移民、听民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面对移民群众,总书记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要论断,并衷心祝愿移民群众“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为全面落实总书记嘱托,九重镇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打造“大邹庄”示范区,持续推进“四个一线”工作机制,以邹庄村为核心,联动下孔、孔北、水寨等四个村总面积19137.25亩,耕地面积13754.6亩,1855户8467人,对大邹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2022年以来,邹庄村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先后获得“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河南省首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卫生村镇”“河南省森林乡村”“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实现基层堡垒强筋骨
  常言说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邹庄村始终坚持强班子,带队伍,聚合力。一是用好驻村帮扶力量,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村两委重大事项决策上,充分征求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意见,指导村级事务科学决策。二是坚持配优配强村级后备干部,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坚持从优秀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了范仁花等2名学历高、素质强、业务精的年轻后备干部跟班锻炼,三是抓实“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切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平安法治建设等重点工作。四是不断夯实党员队伍,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程序严格考察。2022年在4名致富能手中择优新发展邹博同志为预备党员,为村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五是积极开展业务知识培训,聚焦扶贫工作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工作重点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工作要点,带领村组干部和全村党员理清弄懂并精准把握具体内容、标准。
  (二)推进经济发展,实现集体群众两增收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气。邹庄村坚持以项目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注入产业发展,采取“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双绑”模式,让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产业发展。
  一是做大千亩智慧农业板块。投资1100万元,建成占地1280亩,集自动监测墒情虫情、自动浇水施肥打药、自动可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农田,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作为典型案例专题报道。目前该板块已种植“青亮一号”萝卜155亩,亩产高达8000斤,每亩增收4000余元;种植水果玉米800亩,市场前景良好。二是做优千亩设施农业板块。与南阳一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草莓种植基地,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掘井人”合作社,群众按每人1000元1股入股,收集股金263万元。新建高标准大棚353个,完成草莓种植600亩,亩产效益超3万元,户年均增收可达2万元以上。同时,依托“掘井人”合作社、劳务公司、旅游公司、一拱农业公司,探索“两绑两带三收益”利益联结模式,即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合作社与公司绑定,公司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群众,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共同受益。三是做强千元增收就业板块。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已培训草莓种植、旅游服务、电子商务、艾灸理疗等8个专业1500余人次。引进箱包加工车间,安置60名移民务工,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建立“大邹庄”劳务公司,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实现转移就业600余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四是做活千人服务旅游板块。建设红色旅游线路,开发江山论、问渠、移民广场等红色旅游节点,吸引1000余人从事旅游管理、交通保洁、餐饮等,人均月增收3000元。与南阳航旅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先后打造民宿4家、农家乐11家,按照市场化投入、规范化运作模式,实现企业、群众、集体三方共赢,让群众嵌入“产业链”,吃上“旅游饭”。一二三产业全面兴起,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实现了集体群众两增收。
  (三)大抓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村貌大蝶变
  一是高标准规划。聘请长江委规划设计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大邹庄”进行高标准整体规划,包括空间规划、村庄改造规划、产业规划,通盘考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打造集规模农业、美丽乡村、特色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大邹庄”乡村振兴、红色农旅示范带。二是提升公用设施。实施村庄改造提升工程。先后投资400万元,对环村道路进行扩宽整修,并建设了600平方米的停车场,同时架设了覆盖全村的无线网络,新建了快递服务站,为村民发展电商创造了条件。三是改善村容村貌。投资5000余万元,对175户农户房屋立面进行砌墙、粉刷、喷漆、雨棚安装改造,33户房屋进行补漏,村内主干道和出村道路进行绿化提升,栽植金桂750株、软籽石榴460株,栽种色块苗木3500平方米,初步实现了“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四是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一名村干部专职负责环境卫生,聘请当地10名村民作为保洁员,明确到人细化分工,网格化管理,每日上下午2次对全村各保洁1次,每周五开展“清洁家园日”活动,党员干部齐上阵、广大群众齐参与,自觉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四)树新风强治理,实现社会民生大提升
  一是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紧抓“幸福”关键词,邹庄村组织村优秀党员、乡贤、志愿者带头,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文明实践评选表彰活动,现已评选星级文明户62户,“乡村光荣榜”光荣户45户,充分调动了村民人人争先进的积极性。健全村级文化合作社,成立中老年人健身队、红色广场舞队等文体团队,全部由本村群众参与,每周带领村民开展红歌大合唱、广场舞、八段锦等活动,生活更加多彩,外出参加市县演出比赛并获奖项,同时将文艺演出引进来,让群众享受视觉盛宴,今年来相继邀请到省文联举办文艺下乡、市曲剧团送戏下乡、公益电影等活动。二是做实“党员联户”网格化管理。邹庄村共分为24个网格,17名党员全部担任网格员,其中11名在家党员联系全村在家户98户,6名在外党员联系在外群众77户,真正做实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科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六防六促”“五零创建”等活动,及时排查化解矛盾,让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按时开展“三联三亮三评”活动,全部挂牌上墙,亮身份、评作为、比担当形成了党员当先锋、全民做主力的治理氛围。三是定期邀请法院、公安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等对村民开展法律宣讲和安全培训,让群众知法明法懂法用法,增强安全意识,先后3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务监督工作条例》《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邹庄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积极幸福!
  三、经验启示
  总结邹庄村工作经验,总结下来为三个字。
  “带”。一是支书带头。邹庄村支部书记始终坚持各项工作走在最前列,干在最牵头,注重形成“上行下效”的示范作用,各项工作身先士卒,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支部书记首先落实看护制度,大年三十和年初一连续两天在草莓分拣车间值守,全力保障草莓产业关键节点正常运转。二是支部带动。邹庄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江山论”为工作指引,坚守为民初心,全面凝聚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驻村队员的工作合力,形成坚强战斗堡垒,在违建拆除过程中,支部书记、村主任等党员带头,首先拆除自家违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创造了三天拆除违建142处的邹庄速度。
  “引”。一是产业引领。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邹庄村在产业发展上花费了很多力气,逐步探索形成了“产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了公私分明、权责分明的生产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邹庄村的努力,2022年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集体收入超过30万元,极大提高了群众自信心和认可度,形成良性循环,群众参与热情不断增高,产业引领效用不断增强。二是活动引领。乡村振兴,群众是关键,近年来,邹庄村开展举办了大量活动,特别是坚持组织广场舞、八段锦等群众休闲娱乐活动和“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等评选活动,持续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凝聚群众发展合力。全村群众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改善等方面展现出超常的凝聚力、向心力,各类活动越办越红火,群众关系越来越和睦。三是社会引导。邹庄村作为“江山论”的发源地,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县镇村三级持续加强社会层面引导,引进南阳航旅集团、南水北调干部学院、县直行业部分等力量,向邹庄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在资金、项目、文化发展上提供了坚强保障和长足支撑,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邹庄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一个阳光、向上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逐渐打造成型。
  “推”。一是制度推动。邹庄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约束与推动,邹庄村发展伊始,就着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务监督工作条例》《村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强化了村委日常监督,联合县纪委建立阳光监督平台,推广民生热线。等监督平台。又联合司法、公安等系统,定期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党员干部法治思维。二是网格推动。按照全科网格管理要求,邹庄村24个网格实行党员联户、乡贤联户制度,统一装备,统一培训,提高网格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在村民自治、自我服务、联动发展上形成新的联系联结方式,进一步增进干群关系,增强社会自治体系。三是舆论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邹庄村舆论引导工作,在各级主流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极大提高了邹庄村群众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邹庄村群众全部自觉参与到维护村集体荣誉的队伍中来,例如到邹庄的游客发表不当言论被群众发现,邹庄群众则会立即要求其纠正错误言论并道歉,社会治理成效不断凸显。
  下一步,邹庄村将着力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努力,突出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民风、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扎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